《三国志11》:十胜十败对官渡之战有用吗?原来曹操被郭嘉忽悠了
东汉末年,群雄并起,而经过一番乱战后,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都相互崛起,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要决一死战,围绕北方归属的官渡之战随即打响。在官渡之战期间郭嘉也提出了著名的“十胜十败论”,理性地分析了袁绍有十个战败的诱因,而曹操有十个战胜的理由。最后曹操也是在得到郭嘉的激励后,如愿以偿地拿下了官渡之战的胜利,一统北方。
不过如今在不少人看来,郭嘉和他的“十胜十败论”实在是有些言过其实了,这番理论只不过是阐述事实外加夸大曹操的能力罢了,作为战前宣言是不错,但这种类似洗脑文的理论真的能称得上是作战计划有用吗?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的真相,阿鸯决定在《三国志11》中一一论证郭嘉的理论,看看郭宇宙是真有能耐,还是曹老板被洗脑了。

作为一款策略游戏,阿鸯只能去验证关于作战方面的那几点进行推论,第一是袁绍反汉、曹操兴汉,但我们可以看出,如果是操控曹操进行作战的话,曹操军进军的位置就面向东汉都城,这反而更有一种篡汉的嫌疑,加上当时曹操“宁负天下”的剧情已经发生,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两大诸侯其实都心怀鬼胎,没有谁想兴复汉室。

接着又说到袁绍虚张声势,不懂兵法要领,不善打仗。实际上袁绍的决策能力极强,反董卓联盟他就已经锋芒毕露,如此战果怎么能说他是个不善打仗的人呢?而且玩家在前期最怕的就是袁绍,袁绍所指挥的队伍每次都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来攻城,害的玩家看到袁绍就得绞尽脑汁地防守,拥有如此攻势的袁本初,又怎能说他不善用兵之道呢?

不过郭嘉所说的十胜十败论论究竟是否满嘴跑火车呢?答案自然是不对的,郭嘉他同样有着正确的论点,那就是对于手下的态度,袁绍过分刚愎自用,而曹操勤于纳谏,最典型的就是官渡之战决战称霸模式开始前,袁绍必定会把田丰、沮授两大谋士驱逐或打入大牢,这两位可是袁绍手下智力最高的角色呀,再加上许攸叛逃告密,官渡之战其实早已定出胜负。

如果说十胜十败论有大半是浮夸的,那么针对袁绍本人行为的点其实就都是非常准确的,虽然曹操的确被郭嘉忽悠了一波,如果没有许攸告密烧掉粮仓乌巢,鹿死谁手还真说不准,然而成王败寇,如今看来郭嘉的战前激励的确相当有用。就好比国内首款由光荣正版授权的《三国志2017》中,袁绍、曹操二人也都能一决雌雄。

两人都是势力背后的领导者,自然都是坐镇后排的弓兵,先来看看袁绍的技能“流矢反间”,在释放技能后,袁绍会对随机3支敌军造成一定伤害,并且会有几率使其陷入自己攻击自己的内讧状态。虽然拥有范围伤害和范围控制效果,搭配上专属宝物“思召刀”还能精准打击怒气最高的敌军,但是输出乏力、控制几率较低的问题也困扰着袁绍本身。

反观曹操则是非常受玩家欢迎的角色。曹操本身没有任何输出能力,但是他的技能“统御三军”可以为四名怒气最高的队友持续恢复怒气并增加技能伤害,还能叠加增伤层数。搭配上专属宝物“倚天剑”更是能让友军们免疫禁怒效果,并在释放技能后保留一定怒气。所以只要曹操一开技能,队伍就能更快地释放出威力更为惊人的技能!

看来不管怎么对比,的确袁绍在官渡之战时都是要略逊色于曹操的,所以不管有没有“十胜十败论”,曹操这场仗的赢面都几乎完全占尽,而郭嘉的“传销式”发言最大的作用则是振奋士气。那么各位三国历史爱好者们觉得郭嘉是不是在忽悠曹老板呢?